Cross-border e-commerce boosts Chinese brands’ global expansion.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City, Jinyi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cross-border e-commerce vertical warehouse staff are inspecting and shelving imported goods. Photo by Yang Meiqing (Image China) Data source: Ministry of Commer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Mapping by Wang Zheping.Core ReadingThrough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businesses directly engage with overseas users; utilizing AI business assistants to quickly generate product information; continuously enhancing compliance levels to meet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sumption demand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China’s e-commerce companies have actively adopted new technologies, adapted to new trends, and cultivated new momentum.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showing a positive trend, provid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brands to go global.Recently released data from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indicates that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this year, China’s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has historically exceeded 32 trillion yuan for the same period,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imports and exports reaching 1.88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1.5%.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tively utilizing new technologies, adapting to new trends, and cultivating new momentum,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ecome a vital forc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fering more diverse shopping choices for global consumers.

Facing Overseas Customers and Promoting Product InnovationRecently, a batch of self-branded furniture worth 213,000 yuan from Zhejiang Hangzhou Da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as exported through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overseas warehouse model. “These pieces of furniture are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us and are selling well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said Xu Tianxing, manager of the company’s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Through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we directly connect with overseas customers to better grasp market rhythms and continuously drive product innovation,” Xu stated. The company has evolved from primarily OEM production to gradually building an independent brand and successfully establishing a foothold in overseas markets. Currently, the enterprise has rented over ten overseas warehouses in major export markets like Europe and America, exporting over 500 million yuan through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overseas warehouse model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a year-on-year growth of more than 30%.In Hangzhou, where a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een established, more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re pro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wav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ctively cultivating their own brands and promoting domestic products to go global.At a live streaming base in Linping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a host fluently introduces a fall trench coat to foreign consumers in English. Tao Hongjing, general manager of Zhejiang Senbo Clothing Co., Ltd., said,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clothing exports; based on current sales figures, this year’s clothing sales are expected to grow by about 30% year-on-year.”The decision from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entral Committee emphasizes innovating digital trade development and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rapidly growing and becoming a new highlight in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fields as well as a vital forc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said an official from Hangzhou Customs.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Zhejiang’s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s exceeded 250 billion yuan, reaching a historical high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over 20%.Levera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Enhance EfficiencyOn October 15th, the 136th Canton Fair opened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as one of its key highlights. This fair featured an upgraded display area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at attracted over 40 major platforms along with logistic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rs to showcase services along the trade chain.The “2024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sight White Paper” released at the fair indicated that with increasing global consumer demand for online shopping—especially mobile commerce—and accelerated global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dustry face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hinese sellers are becoming significant players in the global market due to their strong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innovative products, and flexi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o help m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quickly go online and expand globally,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are turning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s.At the September Trade Fair, Alibaba International Station showcased its AI-driven foreign trade products. Demonstrations showed that using an AI business assistant allows for rapid product listing; simply uploading a product image or keyword c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 complete produ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titles and prices.Lü Hongwei, co-founder of Hebei Hangfa Technology Co., Ltd., mentioned that they have delegated most new product releases to AI business assistants. “Our salespeople took about 20 minutes per link while AI only took two minutes,” he noted.Currently, Alibaba International Station’s AI business assistant includes features such as intelligent product listing, customer reception automation, and market analysis. Products optimized by AI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ir chances of being searched and purchased by overseas buyers—data shows that exposure rates have risen by 37%, with over 30,000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globally utilizing this AI tool.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to Cultivate Growth Momentum“Cross-border exports have entered a new growth cycle characterized by branding, ecological integr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stated Zheng Min, chairman of Yibang Power.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is driving many factories engaged in foreign trade as well as traditional import-export businesses into this sector.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is becoming key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build core competitiveness.Du Guochen, director of the E-Commerce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s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stitute analyzed that as cross-border e-commerce’s global impact grow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Chinese e-commerce companies need to 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levels regarding product standards and trade regulations to adapt to varying market requirements.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improve integration between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supply chains while transitioning from traditional order-based production models towards more agile responses involving smaller batches across multiple categories.To further promote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new momentum in foreign trade growth, China has implemented various policie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s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innovating customs supervision measures.”To meet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sumption demands,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continues stable growth,” stated an official from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s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 Active participants in nationwide cross-border e-commerce services now cover over 2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however challenges remain such as improving capabilities among participants and optimizing regulatory services.In June this year, nine department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jointly issued guidelines aimed at expand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s while promoting overseas warehouse construction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focused on nurturing operational entities within this sector. The Ministry plans to coordinate closely with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ensu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asks whil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in new foreign trade models.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促进消费平稳增长,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消费电商新动能加快形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9万亿元,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1万亿元,增长7.9%。数字消费提升行动落地显效,网络服务消费增速较快,以旧换新成为新增长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AI学习机、手机等数字产品增长127.9%和15.4%,在线旅游和在线餐饮等拉动网络服务消费增长19.2%,9月抽油烟机、组装电脑、空调等家电增长157.6%、91.8%和17.9%。

产业电商潜力正在释放

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功能。“数商兴农”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活跃线上线下城乡消费,“数商兴产”培育垂直产业电商平台,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升级。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前三季度农村网零增长8.3%,农产品网零增长18.3%,其中“数商兴农庆丰收”期间农产品网零快速增长。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1.6%,其中超六成百亿级以上平台增长。

电商加速人工智能应用

电商领域数据资源多、应用场景广,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活跃、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主要平台积极自研大模型,应用领域由提升消费体验、供给侧降本增效向检测商品品质拓展。虚拟试衣、智能搜索等提升消费体验,AI营销系统、数字人多语言直播等提升商家运营效率,AI质量查验鉴别有助于探索“先鉴别、后发货”品质电商新模式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once again leading the world-2023, China’s e-commerce market size reached nearly $2.2 trillion,


The German data statistics company Statista cited data from the German analysis firm eCommerceDB, stating that China leads the global e-commerce market, with total online retail sales in 2023 reaching nearly $2.179 trillion.

The report indicates that the statistics include sales of physical goods as well as value-added tax. The United States ranks second with sales of $981 billion, followed by the United Kingdom at $157 billion. South Korea (at $140 billion), Japan (at $124 billion), Germany (at $113 billion), India (at $88 billion), and Indonesia (at $73 billion) follow in succession.

In January 2024,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announced that China has been the world’s largest online retail market for 11 consecutive years. Ministry spokesperson Shu Jueting stated that online retail sales of physical goods account for over 25% of total retail sal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in China’s e-commerce sector has increased from 47 million to over 70 million, and the number of “Silk Road e-commerce” partner countries has grown to 30.

2020年双十一的冰火两重天-监管趋紧

今年的网络购物节“双十一”过后,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宣布,全天实现成交额4982亿元,同比增长85.62%。

这一增幅远超去年。分析人士认为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拉长预售期,以及定金和尾款的规则设置,使当天统计得到的交易额大涨。

虽然交易额大涨,但阿里巴巴的股价暴跌——从11月初的310美元,跌至266美元,市值蒸发12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在疫情中迎来暴涨的互联网新秀Zoom的市值。

投资界普遍认为,背后原因是,11月以来中国监管层先后推出针对网络贷款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强力监管措施,一拳打在阿里的关联公司“蚂蚁集团”旗下的金融产品花呗和借呗上,另一拳打在阿里的主营业务电商平台天猫和淘宝上。

两个监管新规目前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这两拳对阿里系公司乃至其它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具体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销量暴涨背后:被拉长的“双十一”

往年,双十一从零点开始,逐步披露交易额数据,几秒破十亿,几分钟破百亿。一觉醒来,发现数字可能已经过千亿,然后在下午某个时段超过去年,当晚零点再宣布全天交易额。

但今年的双十一则让外界惊叹,零点开始刚过去半个小时,就公布第一个成交额3723亿元——看上去,中国消费者在30分钟内迸发的购买力就已经超过去年已经颇为可观的2684亿元,而且超了1000多亿元。

不过当双十一全天过去,阿里巴巴公布总交易额达到4982亿元,涨幅超过85%,远超去年26%的增幅。

平台拉长了今年的预售期,从11月1日开始可以支付定金,并在11月11日支付尾款,而且还将11月1日至3日设为另一个促销期,与“双十一”当天优惠力度相同。

通过这种方式,长达11天的交易额大略被压缩到两个时间段——1日至3日和11日当天。事实上,4982亿元也分别是在这两个时间段交易的总和,其中1日至3日录得1266亿元,11日全天3716亿元。

销量暴涨背后:中国消费是否在复苏

虽然在数据统计方式上与往年不同,但今年双十一同样创造了惊人的销量。

相比之下,上个月,美国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举行为了期两天的Prime Day会员日促销活动。类似的促销活动,天猫创造的交易额是亚马逊的25倍。

对疫情后复苏中的中国经济而言,是急需的一剂强心针。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博认为,由于新冠疫情,许多中国人不能出国,这实际上刺激了在线消费。

这种刺激还有外溢效应,除了阿里系的电商平台,中国整个消费市场都在响应双十一的节日气氛——天猫的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在11月1日至11日录得销量2715亿元,同比增长32.8%;11月11日苏宁的单日线上成交量增长75%;家乐福到家服务订单同比增长420%。

值得注意的是,对很多国际品牌而言,欧美等主要市场疫情依然肆虐,中国成为唯一开始快速恢复的消费市场,参与双十一“甩货”,对品牌渡过当前的经济困境至关重要。

今年,巴黎世家(Balenciaga )、普拉达(Prada )、迪奥(Dior)、卡地亚(Cartier)等200多家奢侈品品牌,在双十一中躬身入局,参与到打折促销的浪潮中。参与品牌数量是去年的两倍有余。

往年,奢侈品牌并不情愿放下身段打折促销,因为会损害品牌高端的定位。

数字经济资讯公司Publicis Sapient资深研究员安迪·哈利威尔(Andy Halliwell)表示,国际品牌都在寻找任何替代性的方式来提高收入,像中国这样复苏较快的市场,对这些品牌来说是很好的机会,这也是高端品牌抛售春夏库存的机会,这些库存由于疫情封锁而卖不出去。

CHERIRED红柒电商,天猫国际认证5星级服务商,专注国际品牌,地标上海。

2019年4个电子商务未来趋势的管中窥豹

by Thomas Smale
FE国际的创始人

根据Statista的数据,电子商务在2018年创下了破纪录的一年, 全球销售收入估计已达到2.8 万亿美元。今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至3.5万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电子商务行业是一个国家,它将进入第五位,领先于英国,其截至2018年4月的 国内生产总值为2.61万亿美元。

凭借如此令人瞩目的数字,毫无疑问,围绕在线零售业的未来充满了兴奋。在所有关于电子商务的炒作中,人们很容易忘记这一部分仅占 全球零售总额的11.9%。因此,市场在未来十年内拥有非凡的增长能力。

下面,我将确定电子商务企业家应该最关注的四个趋势:

1.使用大数据的小型企业
是的,我们在过去两年里听说过很多大数据,但它并没有消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掌握这种新资源,这项工作将越来越多地将成功与不太成功的电子商务业务分开。此部门也不仅限于庞大的电子商务业务,因为中档竞争对手现在也在使用他们的数据储备来挖掘独特的见解。

事实上,大数据有助于企业家分析购物行为,趋势以及销售的产品。它已被证明可以 帮助电子商务企业 改进客户服务,安全性和移动商务。它还为人工智能提供动力,这正在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下面将详细介绍)。

简而言之,大数据可能会推动您电子商务业务的未来发展。如果您打算长期留在行业中,那么研究最新发展是明智之举。

2.优质的客户服务
购物者越来越习惯于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企业家需要确保客户体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期望。购买过程需要顺畅,安心和安全。商店还需要快速响应查询并解决问题。

一个 美国运通的研究 还发现,超过半数接受调查的美国人已经取消了购买,由于糟糕的服务。但请记住; 你不必成为这类交易另一端的企业家。相反,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

确保顺利结账: 太多的电子商务商店仍然有不必要的结账。考虑您是否需要两个以上的阶段,即您可以在一个页面上填写详细信息; 然后确认下一个细节和项目。

快速响应: 无论是在社交媒体或您的网站上,还是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您的企业都应及时,专业地回复任何疑问。越来越多的商店在他们的网站上提供实时聊天,客户的反应非常 积极。

提供个性化体验: 使用客户的浏览和购买历史记录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这是亚马逊近年来已经变成一种艺术形式的东西,它将客户引导到与他们最相关并且更有可能购买的产品上。

倾听您的客户: 积极寻求反馈并向客户询问他们的体验。通过征求反馈意见,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您的业务及其如何被感知。即使是在公开场合,也不要害怕批评批评。通过这种方式,您将识别您的弱点并向客户证明您认真对待投诉。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不再是电子商务业务的奖励。这是现在的常态。

3.增强AI
如果没有良好,有序的数据,您将无法拥抱可以为您的电子商务商店带来收入的最新技术。人工智能在许多电子商务商店中已经很明显。那些自动化的实时聊天机器人,高级数据分析和库存管理工具?它们都是由AI驱动的。

然而,有一些商店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户外服饰品牌The North Face最近推出了一款 数字化个人购物者 ,可以引导顾客购买产品。还有 语音搜索 和移动购物,使人们可以在移动中购物。

4.改进个性化
亚马逊成功背后的一个因素是其先进的产品推荐算法,该算法可以驱动公司总销售额的35%。利用买家的购物习惯,兴趣甚至浏览历史,电子商务巨头能够推广买家最有可能购买的产品。

除了亚马逊之外, 产品推荐引擎 已经证明可以有效地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并提高商店的收入。关键是将这些建议放在采购过程中的最佳位置。

首先,确保您在主页上或在他们登录之后向您的购物者显示推荐的产品。然后,一旦他们将商品添加到他们的购物篮中,请确保您有建议的补充商品。您还可以在结账时提出建议。

相关: 这个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家解释了如何区分紧急和重要之间的区别如果您正确使用它们,产品推荐工具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增加您商店的收入。

最后的想法
采取主动方法,接受最新技术进步并利用数据的企业家将获得电子商务的回报。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主流,电子商务企业主必须将个性化提升到新的水平。仅仅拥有产品推荐插件已经不够用了; 您需要积极主动并以正确的方式利用工具,并使用精心策划的数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CHERIRED红柒电商,天猫国际认证服务商,专注国际品牌,地标上海

不止中国人 外媒被中国人双十一的购买力惊呆了!

至今为止,双十一狂欢节已经整整迎来了十周年,马云曾表示;咱们做双十一狂欢节那是赚不了钱的。在马云心目中,双11不是打折日,而是感恩日,是厂商用最好的商品、最优的价格感恩消费者。“我希望在双11,大家买到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感恩与创新!

要知道,双十一现在已经成了年轻人们心目中的节日,在这一天大家不仅狂欢剁手,还得想办法怎么寻求另一半的开心!

据天猫官方微博的数据显示:00:02:05 ,2018天猫双 11 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 100 亿元。 00:28:41 ,2018天猫双 11 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520亿元。35分17秒,2018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 571 亿元,已超过 2014 年双 11 全天成交总额。2017天猫双 11 达到这一成绩,则用了 1 小时 00 分 49 秒。 00:57:56,2018天猫双 11 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 666 亿元。01:16:37 ,2018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912亿元,已超过 2015 年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2017天猫双 11 达到这一成绩,则用了 7 小时 22 分 54 秒。 01:47:26,2018 天猫双 11 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1000 亿元。2017 年达到同一成交额用时 9 小时 00 分 04 秒。

截至11月10日22点56分,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11月1日,超级秒杀日开门红的下单金额已超过258亿元。

京东大数据显示,截至10日临近23点,消费热情最高的地区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用户下单金额最高的品类是:手机、空调、笔记本、平板电视、游戏本,累计售出商品件数TOP5的品类是:休闲零食、洗发水、连衣裙、饼干蛋糕、牙膏。

此外,天猫国际也喜讯频传,请看:

 

cherired 上海红柒电商  上海专业的电商代运营,2019,一起期待!

有哪些靠谱的淘宝TP代运营公司

随着电商的火爆发展,代运营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很多服务商,但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靠谱的公司太多。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很多中小代运营商三五人便组成的“草台班子”迅速侵入,彻底搅乱了代运营市场,为了赚钱,小的电商代运营商即使在不擅长的品类范畴内也敢接单,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最后的结果导致这个行业竞争混乱,大部分厂家都认为代运营就是大坑。

 

笔者在电商行业研究十余年,谈一下自己对电商代运营行业现状的看法。从服务类型上看,运营服务商主要分为两大类:

 

A、全案型,提供从产品设计、运营、营销、供应链仓储等一站式服务,这是比较成熟的模型,比如上海宝尊、上海红柒CHERIRED等运营商就属于这种类型。

B、专业型,提供某个行业的电商服务,或者某种专业技能服务,比如提供直通车,钻展,淘客等推广服务,或者提供客服、美工、店铺诊断等的外包服务,同时提供相关外包服务的电商培训。依靠细分价值点的专业度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服务。

 

鉴于代运营市场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该越发谨慎。市面上那些把效果吹得天花乱坠的公司,夸大承诺什么保证销量、保证效果、只要提点、按照效果付费、不要基础服务费等等,假如你相信了,合作后普遍被坑只能说代运营不靠谱。他们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贪小便宜,太精明,侥幸心理,零和思维。

 

如果企业要选择电商代运营服务商,可以从以下这国内几家顶级的服务商中选择,能少走不少弯路。

 

1、宝尊电商:宝尊以电子、小家电行业的代运营起家,现已经成为113 个品牌的服务公司,仓储物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客户主要是国际一线大牌,所以相对来说客户比较稳定,业内口碑也不错。

2、红柒电商(CHERIRED):获得天猫和天猫国际双重认证的优质TP代运营服务商。

 

与国内电商普遍强调促销不同,红柒CHERIRED更重视品牌的长期利益,优先考虑品牌形象、品牌关注度、品牌发展、品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并与品牌一起努力,共同发展。也因此,赢得了合作品牌的信赖与支持。运营的品牌均为国际品牌,以及具有品牌价值的小众品牌,受众群体相对比较高端,客户评价较高。

3、蓝色光标:公关广告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收购北联伟业51%股份,收购凯诘19.9%股权,收购网营22.67%股权。客户有美国P&G、西班牙Inditex服饰集团等。

 

4、GSI:GSI是美国知名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其企业核心理念是让传统品牌商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但在中国有点出现水土不服,可能和中国的企业性质有很大关系。

 

5、丽人丽妆: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上海市,在北京、成都、广州均设有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品牌化妆品网络零售的新型电子商务公司。

 

虽然线下企业触网已是大势所趋,但不乏亏损的案例。无论是自建电商团队还是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代运营商,企业都应理性对待。

 

cherired红柒电商  上海电商代运营

2018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单出炉:三大变化凸显

2018年5月28日,《2018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单发布了,基于对中国新零售投资的深度解析与行业洞察,从财务数据、零售基础、数字化、渠道建设及模式创新等五大维度对中国零售企业进行了全景评估,呈现了当前零售企业经营现状和未来战略布局的种种变化。

2017年可以看做是中国新零售发展元年,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沉淀,让老牌和新兴零售企业有了重新起跑的机会。在2017年7月,《2017中国新零售百强》就曾发布,结合去年的榜单,不难看出,对于人、货、场的重构以及消费升级的理解,企业方均在调整战略以适应零售市场结构变化,资本的大量涌入、科技与零售的融合引发中国零售产业重大变革。

5月25日,《2018中国零售投资创新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17-2018第一季度中国零售行业总投资金额达1,555亿人民币,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3.66亿元,是全行业平均融资金额的1.6倍,中国零售投资整体趋向专业化和产业化。

新兴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零售行业数字化程度的加强,改变了行业的发展路径,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今年的榜单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零售市场格局风云变幻,传统零售纷纷战队,两超多强的新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各种模式创新的零售新物种不断涌现,为中国零售产业的发展创新贡献新的活力。

相较于《2017中国新零售百强》,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新零售百强发生了三大显著变化:

阿里系和腾讯系代表两种零售逻辑,新零售超级战队诞生

阿里与腾讯阵营的队友京东稳坐榜单前两位;依托资本、流量与技术支持,布局新零售生态。苏宁则通过多样化的新业态、新技术尝试,涉足无人零售、便利店等热点领域,丰富零售版图,排名第三;小米新零售生态自成体系,依靠八大新零售战略,位居第四。

阿里新零售生态版图

1

腾讯零售生态版图

2

随着阿里与腾讯对新零售生态布局不断白热化,两大巨头对线下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资本与流量向线下渠道的导入,加之数字化技术提升坪效,优化客户体验等直接推动了线下传统零售巨头获得了新的快速增长,以华润、永辉、高鑫零售、居然之家、五星控股等企业的排名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新零售布局相对滞后,跨国企业整体排名下滑

从中美零售百强企业的对比数据来看,虽然中国百货商超、连锁专卖等传统零售业态发展相对滞后,但电子商务整体表现优异,中国零售电商的数量和营收占比远高于美国,阿里电商平台GMV在2017年达4.8万亿元,为中国零售百强营收的约1.5倍,约占美国零售百强营收总额的三分之一。

3

因此,在基于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新零售变革创新方面,欧美等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环境变化的理解与反应相对落后。从榜单数据来看,家乐福、沃尔玛、Zara、GAP、H&M、亚马逊、无印良品等跨国企业的排名有不同程度下滑。

服装连锁表现欠佳,餐饮、家居及医药或将迎来新机遇

报告指出,从连锁专卖细分行业分布来看,美国零售百强中涉及14个细分领域而中国仅为9个,受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美国餐饮、家居、消费电子领 域企业等位列前茅,而中国则以服装服饰、消费电子、餐饮等连锁专卖为主。与此同时,在2017年中国连锁专卖细分领域中,餐饮以143.6亿蝉联冠军。

4

相较于美国的发展,同时结合中国零售连锁发展现状,未来在餐饮、家居及医药或将迎来发展新的发展机遇,从榜单排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宁、安踏、特步等传统零售品牌商的排名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而在医疗、家居、食品等领域的零售企业具有较优异的表现,其中家居连锁上榜企业从2017年的2家增加至2018年的7家。

 

附:《2018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单

 

cherired红柒电商  上海电商代运营

 

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将在海口建自贸港总部

4月27日,海南省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在海口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数字经济、智慧服务业、信息智能岛、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

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将率先在海口设立自由贸易港总部,同时推动支付宝移动支付在全省覆盖,支持海口打造无现金示范城市。

同时,基于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为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岛提供数字方案,依托自身具备的生态体系,推动海南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面向全球聚集一批互联网、现代金融项目,促进海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聚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项目,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集聚一批物联网、卫星导航、海洋生物技术项目,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

据亿邦动力了解,从人均支付总额来看,海南省于2015年和2016年,在支付宝发布的中国全民账单中,分别位于第9位和第8位。在2017的网络支付中,海南省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在全国排名第2。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海口的合作协议中还指出,将依托阿里移动支付的领先优势,在海口推进移动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支付宝移动支付在全市的覆盖。全面实现公交扫码乘车,政务大厅、车站、码头、酒店、菜市场、出租车、停车场、医疗、校园、景区等各线下支付场景全面覆盖扫码支付。积极探索国际移动支付业务试点在海口落地,为打造自由贸易港总部提供支付体系的有效基础支撑。

对此,马云表示,本次合作是阿里巴巴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参与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的具体举措。

 

cherired红柒电商  上海电商代运营

成就盒马、银泰、天猫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关键词

未来,阿里希望把这些系统变成新零售的基础设施,服务全行业。
新零售走过一年,新物种、新业态如盒马鲜生、无人货架、天猫小店等不断涌现,层出不穷。无论是最初的「线上线下+物流」,还是阿里研究院报告中的「大数字驱动的人、货、场重构」、「数字驱动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泛零售业态」,都让人们对于新零售抱有更大的兴趣。

众多快速变化的现象和新零售布局的背后,是否有共通之处?新零售革命究竟因何起,如何承,何处转,怎样合?阿里提出新零售至今,其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逻辑又是什么?

近日,阿里研究院崔瀚文从美国零售发展史及中国市场和政策变化的角度讲述新零售的产生逻辑,并通过分析新业态总结出2017年新零售关键词,介绍了阿里在全域营销和新零售等方面的布局和服务生态进展。

阿里崔瀚文:成就盒马、银泰、天猫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关键词

新零售之「新」,最关键的是供给方和消费者在市场中主客位置的变化。供给方或渠道方作为B端,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在历次变革中固若金汤,但这一次,话语权前所未有地转移到了C端的手中。

新零售之「新」是全新的消费者时代

1、 零售的发展是人的需求与技术发展的双核驱动

马老师在2016年恰逢其时地提出了新零售,点燃了全国零售领域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和推进的热情。

说到新零售,大家最强的感觉就是「新」在哪里?回顾历史,在零售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或多或少的感受过很多次「新」。

新中国建国之后,公有制的推行,让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买东西时只能去供销社。在那个商品紧缺的时代,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就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因为售货员或多或少的拥有着商品的分发权。

后来,当百货大楼这种新业态出现的时候,人们感觉到了「新」。最早,百货大楼都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设经营,后来慢慢开始普及到三四线城市。现在,很多地方的人们说起百货大楼,可能第一印象都已经是老旧的购物场所,但在当年,能在一个大楼里看到玲琅满目的商品,还是有很大冲击的。

改革开放后,「超市」、「连锁店」、「批发市场」、「电子商务」等「新」型零售模式不断快速迭代出现,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中国这几十年来零售行业的巨大变化。

建国之后开始计划经济,所以1950年到1980年这个阶段,民间的零售业几乎停止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零售业花了40年时间,学习美国几百年发展的变化和成果。虽然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和积累得比较快,但也产生了很多乱象。

所以还要关注美国的零售业发展。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它整个零售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很多美国的零售巨头成立时间非常早,但到现在还能屹立不倒。也有一些曾经非常辉煌的企业,像A&P曾经是美国市值前四的企业,销售额占美国零售额的25%以上,但最终因为跟不上历史的潮流被淘汰了。

研究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很多零售的关键点。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当代表先进工业的北方获得胜利后,美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铁路的快速建设。铁路网络的形成,对零售业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尔斯原来就是铁路代运的服务商,它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做邮购业务。相当于依托于铁路网,做了一个「线上」(邮寄)的生意,给各地区送的邮购手册从一开始的三五页一直发展到后期的厚厚几百页。

阿里崔瀚文:成就盒马、银泰、天猫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关键词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乡村聚集到城市,以梅西百货为代表的百货中心出现。当年,这对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新的百货中心常常能够吸引全美的人前往进行消费和参观,几乎当时每开一家新的百货中心,很多人从其他城市专程坐火车过来参观,圣诞节促销的时候,更是排的水泄不通。

目前,以沃尔玛、塔吉特、凯马特等为代表的折扣商店,以Costco为代表的会员店,以及易贝和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等等多种的业态,都还在持续地发展中。

通过回顾零售史,我们发现,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都和技术的发展有很强的关系。比如说1883年的时候,A&P发明了收银机,帮助它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后,福特发明的T型汽车的普及加上冰箱的出现,让大型超市就开始在郊区规模发展起来。

因为冰箱的出现延长了很多食品的保存期,而郊区地租又便宜,这些超市的成本会极大地压低,人们不必再每天去社区的店里购买相对昂贵的商品,而是每周开车去郊区采购一周的必需品。当时,这一变化也导致了市区很多连锁店和百货中心的消失。

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美国人保留这样的生活习惯,每到周末自己开着车去郊区超市完成一周必需品的采购。所以他们大型超市的普及率非常高,基本上全部都覆盖到了县一级的地区。

电视的普业对于整个零售的发展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推动了品牌的大发展。当时美国崛起了大量的新品牌,甚至目前美国最好的品牌也都是在那个阶段成长起来的。有了品牌,品牌商的议价能力也随之提升,逐渐开始成为商业世界中的主导者。

美国通过了几百年的时间,完成一个又一个业态的迭代,从中也诞生了很多巨头。总结下来,我认为要学习的有两点:

第一,关注整体的技术发展。无论是收银机的发明,还是汽车、电视、冰箱的普及,都对商品和业态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第二,关注人的变化。比如先从农村聚集到城市,再从城市转移到郊区的过程。

近年来的中国也是一样,从移动支付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到后来大数据平台、物流平台以及云计算的发展,无一不推动着零售和商业出现新发展。而80后、90后、00后特点鲜明的人群代际,也让围绕人群特征的零售发展一直持续。

2、新零售的诞生:数字经济加速产业实践

(1)市场主导权发生转移:消费者开始处于商业活动的中心

零售的不断革新中人们每一次都感受到一些「新」,但为什么这次我们能说「新零售」呢?虽然本次变革中的「新」意层出不穷,但最关键的是还是供给方和消费者在市场中主客位置的变化。

过去数十年,供给方或渠道方作为B端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在历次变革中固若金汤,但这一次话语权转移到了C端的手中。数据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必然是C端去主导市场。

在计划经济或者供销社的时代,市场由生产商主导,因为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生产什么就得买什么,所以这个时候不愁卖。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进入到大众营销的时代,这个时候谁和消费者更近一步,就能占据主动。很多生产商在这一波被市场抛弃。十年前有很多国有企业,因为不了解市场,不尊重市场,在和外资的竞争中立刻就被PK下来。很多外资企业,曾经长期经过市场训练,更加了解消费者,在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积累,所以就很快占据了主导。

但无论如何,那个时候的产能和需求还是有空间的,虽说也要判断消费者,但主要压力是来自竞争对手。目前,面对新的消费者群体和新的技术浪潮,大家再次站在相似的起跑线上。

同时,中国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已经形成。所以,消费者的主导权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感受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我们开始真正进入消费者时代。

(2)互联网+消费,成为拉动新零售诞生的沃土

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进入一个外需增长的阶段,经济也开始飞速发展。但到了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重视拉动内需。

在此背景下,网络零售的增长进入一个加速时期,互联网+成为一个新的动能的点。国家也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在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开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其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长期且持续的新引擎。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工场大概能把100个人组织起来生产,工厂则能组织1000个人。二战之后,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商业的主导,开始把覆盖10万人乃至100万人的全产业链组织起来。现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商业生态,将成为更重要的组织方式。据测算,围绕着淘宝的生态,大概可以解决3000万个就业岗位。

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化的协作系统一旦形成,如何适应系统便成了新的组织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很多传统行业的大型企业,包括GE、GM、徐工、富士康等等都开始转型,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将自己的生产制造能力变成平台。中小企业,将自己的创意和需求及时对接到这些个制造生产平台上,利用平台的资源加速变革。

在此背景下,零售行业开始成为面向消费者,反向推动工业制造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界面。

(3)新消费人群,Z时代的崛起

近年来很受关注的95后年轻一代,我们称之为Z时代。这批人现在已经开始或者马上要成为未来消费的中坚力量了。

90后和00后在人格建立的阶段就和这些新技术的密切接触,使得他们对这些东西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强过60后、70后甚至80后(心智模式已经基本定型的人)。

虽然95后人数不占优势,财务可能也没有独立,但其实Z一代的消费能力已经远超前几代人了。据阿里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去年双11的数据现实,当天购买2万元以上商品的占比, Z一代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阿里研究院的报告中总结了一下Z时代的几个特点:

第一,创享生活。例如,天猫协同奥利奥推出的定制音乐盒, 2万台销量中有3000的数据是95后贡献的,代表了个性的和意义的审美很受他们欢迎。

第二,自我认知是独一无二的普通人,“只想代表自己,不想代表别人”。淘宝和天猫上有很多贴了标签的创意店,从这些店的数据来看,95后对于原创独特的设计需求是远高于80后的。

第三,独而不孤,更喜欢独处,一个人做事情。例如,一个人看电影的比例,70后占48%,80后占50%,90占51%,Z一代占54%。

另外,Z时代对于颜值重视度也很高,护肤、彩妆、香水、美容等相关领域的消费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其中2017年男士彩妆增长达到122%。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泛二次元的文化,在95后这个群体中也成为主流,衍生的周边产品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数据化时代:从生产商到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1、 新零售的含义

(1)重构人货场

中国做新零售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庞大的消费人群,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二是强大的生产能力,中国是生产大国,甚至产能过剩。

如何将过剩产能盘活,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现在所面临最大的问题。中国大量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锻炼,品控能力、制造能力都非常好,但在创新以及和市场方面做得还不够。未来的新零售从业者,应当匹配产业发展趋势,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更好的生产和创新。

阿里提出,新零售是大数据驱动的重购人、货、场:

人,我们希望达到可识别、可到达、可交互。

货,线上线下的每一个单品都是可以跟踪,每一个库存都可以实时查询。

场,线下发展了几百年,线上发展了十几年,到现在线上、线下打通,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主要是智能手机,未来可能还有眼镜端、汽车端、电视端等等。实体店如何激活,如何将实体店和终端联系到一起,都是「场」所要面临的变化。

(2)新零售的立体面

阿里崔瀚文:成就盒马、银泰、天猫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关键词

我个人做了一个小结,新零售可以分为上下、左右、前后几个层面。下面主要说一下「上下」和「前后」。

1)上端全域营销,下端社会化物流

从上面看,新零售需要做全域的营销。也即围绕着精准客户,在其可触达的范围内,覆盖所有渠道,例如,打开手机能看到,打开电视能看到,走进电梯也能看到。

首先,确定核心客户或者潜在客户是谁,然后实现全域覆盖,通过品牌的不断地重复,来让顾客建立深度认知,以此建立会员运营系统。例如,美国Costco的快速发展,就是受益于其会员制。相比百货商场,折扣店会卖得更便宜,因为每个人都是熟客。

下端是快速配送的社会化物流体系。做新零售,一定要将现有的物流体系利用起来,经过过去十多年电子商务的不断地催化和训练,中国的物流体系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我们知道,最初几年的“双十一”,特别容易爆仓。但是每年情况都有改善,尤其最近几年,在订单量增长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订单处理速度的提升。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一定要把现有的物流体系运用起来。

2)前端业态变革,后端品类优化

前端是大家能深刻感受到的零售业态是的快速变革。这种变革,包括大家看到的盒马鲜生, 还有去年很火的网红直播等等,新的零售业态转化率往往高于普通业态的转化率。网红直播也成了一种新业态,现在已经衍生出很多服务机构,为网红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经纪约,协同商家合作,这其实也是一种新业态的变革。

后端是产品的创新和品类的优化。品类优化上利用大数据选品,并且要快速调整。例如,盒马鲜生的调品周期是一周。韩都衣舍每天上300款产品,一年1万多款,通过快速的试错和实验,挑选出可以卖两年以上的经典款。

大众传播的年代已经过去,互联网时代细分传播的年代已经来,针对精准人群的细分化品牌,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在此外,数据化的背景下,学会运用数据的工具,同时树立起服务的理念,从生产商转变成服务商,也是新的发展趋势。

2、 2017新零售关键词

阿里研究院对2017年的新零售发展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1)关键词一:重塑体验

体验的重塑主要来源于新技术的出现,比如智能导购技术、虚拟试衣间、VR、AR等等。

1)马克华菲:智慧门店样板

2016年马克华菲的销售额就超过了30亿,开了几千家店,当时线上的部分占了30%以上,现在要做的就是线上线下打通。

首先它为每个商品都配置一张RFID芯片。智能大屏通过自动识别将试穿效果同步推送给消费者,还可以呈现产品的介绍、评价、相关搭配等内容。

另外,马克华菲给每一个店员的手机端都配了「千牛」,将线上线下每一个客户的数据精确追踪到每一个店员,打通了店员线上和线下业绩的核算。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服务的提升,销售的增长都有很积极的作用。

2)拉夏贝尔:智慧搭配新体验

拉夏贝尔应用的虚拟试衣镜相对于传统试衣间来说,它可以随时通过大数据计算顾客的体型、样貌适合什么款式,并且在试衣间通过和虚拟试衣镜的互动,直接挑选衣服,让店员递进来。

同时,试衣间会将试衣的数据留存下来,完善用户画像。通过数据的沉淀,可以进一步完善品牌营销和活动推广的体验。

(2)关键词二:重塑品牌和营销

奶粉品牌美素佳儿利用数据银行,将人群分层,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帮助不同的消费者建立相应的认知,将营销重点放到重点客户身上,活动也围绕核心人群来做。数据显示,在细分市场投放不同的广告,最终销量实现了30%的增长,此外还为品牌积累了大量可持续运营的消费者资产。

林氏木业将品牌数据银行作为全域营销的底层中枢连接着林氏木业所有的营销工具,对所有营销活动回流沉淀。通过数据银行将各渠道的消费者人群与线上用户进行匹配,最终实现消费者数据资产的激活和增值,提高转化率和影响力。

(3)关键词三:重构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是层级式的,低效复杂。到了纯电商的供应链阶段,虽然是点对点的,但线上线下确实分离的。到现在新零售供应链,主要有三点:

一是智能分仓。针对不同区域安排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比如蒙牛通过开设前置仓,将蒙牛的爆款商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入600万家小店,速度提升了300%同时节省了两道经销商环节,时效的提升是很明显的。

二是“一盘货”与“门店发货”。将门店作为仓库的载体,实现店仓结合。雀巢所采用的「实库虚库一盘货」就是典型的店仓结合,通过本地仓和门店发货,次日达和当日达的比例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是柔性快速反应。无论是商品流、信息流还是现金流,都需要快速响应。比如五芳斋的「C2B供应链」,去年端午的时候,反过来让消费者选粽子的馅儿,选后快速反馈到工厂加工,如果这里响应速度跟不上,会大大影响消费体验。

(4)关键词四:重新定义制造

第一,数据倒逼产能配置。美的在以前是典型的工业化制造企业,多年来美的洗碗机在国内的市场都不足1% ,2015年阿里和美的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洗碗机将爆发,帮助美的培育市场,生产定制款的洗碗机。2016年一年时间增长了1900%。

第二,数据驱动即时定制。之前提到的,亿滋联合天猫曾经搞过一个特别定制奥利奥音乐盒的活动,用户进行个性化选择后点击开始定制,从下单那一刻起就开始生产,省略了所有中间环节,从下单到收货时间可以压缩到7天。

(5)关键词五:渠道变革

渠道变革,一是线上线下的数据打通;二是线上下单,就近配送;三是智能化的分销网络。

茅台云商的旗舰店将线下专卖店和经销商的资源,比如货品、营销资源,作为在线交易的后台保障,同时利用线上旗舰店为线下引流,实现新增量的达成,典型的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来完成渠道变革。

另外,阿里的零售通平台,帮助海量的夫妻老婆店做进货渠道,还提供信用贷款、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商品组合等等都是渠道的变革。

(6)关键词六:新物种崛起

过去一年崛起的新物种看似五花八门,但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分析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助APP拓展门店覆盖范围内的线上到家业务;二是提高生鲜比例、引入中高端生鲜;三是设立餐饮档口、支持现买现做现吃;四是调整布局和动线,增强用户体验;五是商品定位精品化,客群结构年轻化。

盒马鲜生和传统门店相比的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生鲜面积显著增大,中高端品类丰富;二是增加餐饮区域,支持现购现做现吃;三是固定动线改为自有动线,顾客选择更自由。

全域的数据体系将成为新零售的基础设施

1、阿里的新零售布局

从点的突破开始,在各种零售业态分头跃进,探索数据驱动的抓手,优化线上线下;进而构成丰富的连接、贯穿,在行业的维度上进展到了“线”的态势。其具体形态即是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阿里新零售“八路纵队”。

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由面而建设阿里新零售的整个生态体。“阿里所做的投资与并购均是按照战略部署实施,从来不是受财务原因驱使。”早在2016年6月,蔡崇信在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就已清晰阐述了这一点。

阿里新零售八路纵队分别聚焦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八个行业,包括在天猫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品牌升级主阵地;与银泰、百联打造的新购物体验和购物零售业态的百货大军;与苏宁合作的从城市到农村的数码电器大军;

以盒马和以大润发为代表的、包括跟天猫超市结合在一起的食品快消领域大军;用技术、数据和整个经济体资源驱动的消费者独特体验的口碑大军;能够打通城市和农村双向供应链和消费链路的农村淘宝;让所有的小店变成用互联网技术来赋能的智慧小店;以及以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家居生活类场景。

阿里崔瀚文:成就盒马、银泰、天猫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关键词

代表线上商业力量的阿里巴巴和传统线下零售业态的战略合作与业务融合,一环延展一环,一路融合一路,聚力成面,在“城市”的维度上,推动着商业基础设施的整体完善和消费体验的全面提升。

目前,线上和线下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阶段,阿里巴巴引领的大规模线下布局,就是用数字工具为线下商业赋能。这需要技术、工具、产品,更需要商业全链路的改弦更张,可以说,这必然不是蜻蜓点水就能获得的成功。

2、大数据下的全域营销

阿里的全域营销通过和大量服务商合作,运用线上线下大数据技术帮助商家连接消费者和生产商,来形成阿里的商业生态体系。这个体系中,天猫将成为阿里新零售的一个主阵地,主要任务是帮助商家进行品牌建设和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个过程中会又几个问题:

第一,精准营销怎么做。过去50%的广告费用都被浪费了,未来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第二,关联性和持续性。如何在对的场景用对的信息跟对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第三,投入产出。品牌建设的效果如何评测?

目前,阿里正在推出Uni ID,就是希望能够把整个阿里电子商务、金融以及数字娱乐的线上体系同本地服务的线下体系相互打通。Uni ID在后台把每个用户的线上线下数据整合,将线下的用户画像补充到线上,线上的画像也补足线下,通过多维度分析,帮助企业做到全域触达。

同时,通过Uni ID这个消费者统一身份识别系统建立起Uni Marketing,整合全媒体、全渠道和全链路,来颠覆传统的碎片化营销格局。

全域营销的基础是对消费者在线上线下全渠道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相当于是一个消费者的资产管理过程。为了让消费者的数据可以实现真正的管理,即消费者数据的可视化,可优化,可扩容,阿里建立了品牌数据银行。

通过数据银行显示各个链路的数据情况,能够触发针对性的品牌营销活动并沉淀数据。把营销的费用变成了消费者资产的投资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未来,阿里希望把这些系统变成新零售的基础设施,服务全行业。

来源:野草新消费

cherired红柒电商  上海电商代运营